黄盖湖我的家乡!黄盖之家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79|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羊楼司龙阙关的传说故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5-22 12:09:56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羊楼司龙阙关的传说故事内容摘录于抖音号“袁姐”介绍的临湘地名故事,摘录于网站,方便更多家乡人看到,让更多家乡人了解家乡

      龙阙关位于龙阙山在临湘市羊楼司镇的龙源村,是人们进入龙源的必经之路,位于龙源村潘家村与明星村土地湾之间,此关原有一个圆形的洞门,洞中只能容纳一人进出,龙窖山的溪水就是从这个洞中流过。就是这个洞门锁住了龙窖山的金银财宝,锁住了龙窖山的风水财气。后来洞门就被皇上用御笔点划了一上,后来洪水就冲了一个大的缺口。皇上为什么要用御笔点画呢?这里还有一个故事得从头说起。

      很久很久以前,临湘是一个地灵人杰的地方,养育出了一代尚书、阁老、进士等朝廷的重臣,他们在朝廷上本应该是和睦相处共谋朝政大事。可是,方尚书与这个严阁老两个人总是面和心不和呀,互相妒忌。方尚书已家财万贯,能买半壁山河,高居于众。严阁老呢,以家荣九子能挡水一坝,傲立鹤群。有一次方尚书请皇上做客,被邀请了严阁老来相陪伴,只见方家八仙桌子上有四只脚是用珠宝垫起的,桌子上都是用金银餐具豪光四放,美其名曰,富贵满堂。严阁老本知方尚书有意在讥笑他,也就只好忍气吞声没做声,低头相陪。到第二年正月,严阁老请皇上做客,相邀方尚书来作陪,在客厅,只见严家九个儿子在跑堂,跑来跑去,起名曰:九子迎圣。方尚书也知道这是严阁老在讥笑他膝下无儿女,就非常的生气,决心要伺机报复他。

     有一年,皇上钦点方尚书严阁老一同陪皇上下江南私访。皇上一行来到了临湘的龙窖山,站在关隘的洞门口,严阁老说皇上恩泽三湘给龙窖山带来年年富有、岁岁平安。方尚书说到这一块风水宝地以后,非常的惊诧,心想严家发迹就是在这一脉风水上。于是方尚书就凑近皇上的耳根说:“皇上啊!这是出天子的地方啊!如果皇上你不御点,严阁老的儿子可能就要篡位了。”皇上是最忌讳篡位这两个字,听见了方尚书的谗言,对严阁老说:“严阁老,龙窖山,山清水秀,这一道洞门挡住了进出山寨的路,为何不将路修宽一点呢?”说完,就叫臣子们笔墨伺候,于是就举笔在洞门上一划,刹那间一阵暴雨山洪直泻,将洞门口就冲出了一个大缺口。这个缺口使人们进出龙窖山倒是方便了许多,但是,再也锁不住龙窖山的地气和财气了。从此,严家就败落下来了。

择期去羊楼司龙阙关实地了解,期望了解更多羊楼司龙阙关的故事的朋友提供更多信息。





人活着就是要折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24-5-23 08:27:49 | 只看该作者
有关这个故事,我在网上摘录一些异议发出来,供大家参考:


1,方尚书是方逢时,隆庆三年(1569年),任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大同巡抚,兵部尚书,右副都御史,太子太保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万历辛己(1581年)致政旨准暂回调理。明万历辛卯(1591年),方逢时应临湘知县张明儒之请托,特为临湘县最早的县志作序。方逢时一生最大贡献,莫过于大同任上促成了“隆庆和议”,与蒙古俺答约定明蒙之间的“封贡互市”,对中国政治和商贸,特别是茶叶贸易,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史称“俺答封贡”。详细信息请看:http://www.huanggai.com.cn/forum ... &extra=page%3D2


这里说到的故事,把如此高位的历史人物说得如此小气,有待查证。故事中提到的人物,现在确实有遗迹可查,方尚书的一世祖在羊楼司,后搬迁至赤壁与嘉鱼的是其第十八代了。


2,@久练: 这个故事的主人公应该是龙阙关的严阁老与邻居乔家洲的乔太师,扯到方尚书的去处有些扯远了。[呲牙][呲牙]





人活着就是要折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黄盖湖我的家乡!黄盖之家 ( 鄂ICP备15020142号

鄂公网安备 42128102000133号

GMT+8, 2024-6-16 14:38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