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anggai 发表于 2022-12-17 09:43:53

夜半歌声——黄盖湖知青的故事

夜半歌声作者:李茂春配图:刘阳春
      知青1968年底来到黄盖湖时住的集体宿舍,是前一个月搭建起来,近似原始人类穴居的简易住房。墙是由芦苇秆等捆扎竖立而成,上面抹的稀泥里含有纤维状的牛粪末末。据说抹上这样的泥巴防风效果特别好,知青们把这种建筑材料类比想象成“干(钢)材水泥建筑”。

    初来咋到,有的是同学早就熟悉,有的则是刚刚在路途认识的朋友,只有当时的衡阳市知青办和农场接收的同志才知道分配是怎么回事。

http://www.huanggai.com.cn/data/attachment/forum/202011/23/062941oo1v9potdnwt6l4q.jpg

    知青所在的群英队,分三个排,每排有十几二十人不等,有一个叫匡柏春知青所在的二排有十四人,男生七个、女生七个,宿舍面积六十平米,坐北朝南,中间用“干(钢)材水泥建筑”墙壁隔断,住在东头的是七个爷们,住在西头的是七个娘们——人平四平方米的栖身之所。由于是芦苇秆加泥巴做的墙,两间房子,随便大一点声说话,就会被隔墙对面的人听到。

    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他们就这样走到一起来了。在这样芦苇做墙、茅草盖顶、雪花飘扬的住房里,他们将走向未来的人生之路,经历一些连自己也说不清楚的生活。那时,《革命人永远是年轻》是那个年头最流行的一首歌。在那个激情狂放的岁月,“革命”二字具有崇高神圣的意义。正是当时的革命激情,使这群充满理想主义的年轻人觉得,生活越是艰苦越富有激情,更能擦出生命的火花。


http://www.huanggai.com.cn/data/attachment/forum/202011/23/062941tqnburfyy7nfiynz.jpg

    新年元旦后的一个夜晚,黄盖湖凄风苦雨,大雪飞扬,钉在窗户上的薄膜被风鼓荡得“扑通扑通”直响,贼风夹着片片雪花从屋檐下的缝隙里钻进房来,人们即便坐在床上,捂进被窝也感到寒气刺骨。沉闷的空气,煤油灯光在冷风中摇曳,人影贴在墙上晃动,看着这冷冷的影子,年轻人一切觉得清冷无奈。匡柏春沉闷且忧郁地触景生情念出杜子美的诗来: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一哄而散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http://www.huanggai.com.cn/data/attachment/forum/202011/23/062942aig05hcirfn8hm81.jpg

    对面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的小李子,突然话头:“妙啊,妙!如果老夫子在场又该写出何等忧郁的诗篇来呢!”此君一番感慨,室内立刻显示出活跃的气氛来。于是有人提议何不以歌解闷,古人有“一醉解千愁”,我们何不来个“狂歌驱夜寒”呢?大家听罢,都感觉兴趣昂然。

    小李子听罢,更是来了情绪。虽然不一定所有的人都熟悉,但年轻人火热的心,走到哪里哪里亲。于是他便把“矛头”对准了隔壁寝室:“隔壁的大姐来一下《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好不好?”男生便击节附和:“来一个,莫斯科,莫斯科,来一个!”其实隔壁的人也是百无聊奈,在寒夜中怨天尤人,听到这边在发出呼唤。于是递过话头:“隔壁的大哥蛮有情趣啊,还莫斯科叫,只怕你是下木脑壳吧!”女孩隔墙扔过来一句话,反把小李子激灵了一下。话音刚落,另一个女孩接上腔:“什么郊外野外,给你们来一曲高山流水好不好?”随之而来是一阵彼此会意连天的哈哈。笑声打破了夜间的寂寞,也给寒夜带来了青春热血的沸腾。


http://www.huanggai.com.cn/data/attachment/forum/202011/23/062944ccitw09ox8bvcwa9.jpg

    一个甜润的声音开了腔:“深夜花园里,四处静悄悄,只有风儿在轻轻唱。夜色多么好,心儿多爽朗,在这迷人的晚上。”

    首先是一个人的声音,接着是两个,三个,最后全室的女生都唱了起来。歌志悠扬,旋律低回,在夜空中飘散开去。

http://www.huanggai.com.cn/data/attachment/forum/202011/23/062946ve116p6evoz6z36e.jpg

    一曲终了,女生们齐声:“隔壁的,来一个!”“来一个,隔壁的!”“来一匹老马罢,老马识途嘛。”一唱一和,知青们似乎忘记了屋外的凄风苦雨,相互拉起歌来,小李子当仁不让地唱了起来,他唱的不是《三套车》,而是《松花江上》:“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

    唱着唱着,独唱变成了合唱,合唱又变成了男女声齐唱:“爹娘啊,爹娘啊,哪年哪月,才能够回到我那可爱的衡阳。”低吟变成高亢,哀怨变成忧伤,最后连歌词也改了,甚至爹娘啊,爹娘啊的也进了歌词。匡柏春想起读过的国外名著中,当年欧洲大地战事兴起之时,兴高采烈的法国人高唱着激昂的《马赛曲》和抒情的《在故乡》,把士兵们送上前线,交战双方的军列上都用粉笔写上“圣诞回家”的字样。人们不久就发现他们已深深地陷入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此时,一曲《松花江上》似乎又把知青们带回到一个月之前的那个离别衡阳的夜晚,多愁善感的少男少女们又一次感到了前途的迷茫。眼前之事虽然与那时欧洲战事性质不同,情景各异,但有一点是相通的,那就是当个人的命运融进社会的大潮时,生命就像漂泊在大海里的一叶孤舟,谁也无法预测它的未来。天真浪漫的小资情调和豪情万丈的英雄气概都将在社会革命的浪潮面前受到无情的考验。


http://www.huanggai.com.cn/data/attachment/forum/202011/23/062951xos7hcdd6e0se0za.jpg

    知青们似乎兴犹未尽,不知是谁又唱起了流行一时的《知青之歌》。

告别了妈妈,再见吧我的家乡。
金色的学生时代,
就伴随着青春的史册一去不复返。
啊!未来的生活多么艰难,多么漫长。
生活的道路就夺去了我的理想,
生活的脚步深浅在偏僻异乡。
跟着太阳出,伴着月亮归,
沉重地修理地球,是我那终身的职责,我的命运。
爱情的花朵永远不会开放。
用我们的双手绣红地球,赤遍宇宙,
憧憬的明天,相信吧,一定会到来!

    歌声在凄风雪雨的夜空中漫漫消失!……


http://www.huanggai.com.cn/data/attachment/forum/202011/23/062952k2q72ckadx7ekss9.jpg

    虽然历史将他们的青春定格在那个年代,现在回想起这些事有些悲壮和凝重,但夜半歌声的情景却永远地烙在知青们记忆的心坎上。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夜半歌声——黄盖湖知青的故事